立法新闻

“网络法研究的理论与视野”学术工作坊在中山大学召开

 

2019年5月11日-12日,“网络法研究的理论与视野”学术工作坊在中山大学南校园召开。本次工作坊由中山大学法学院《地方立法研究》编辑部主办,中山大学法学院立法学研究所、塞博谈网络法研究小组协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以及中山大学等国内外高校以及广州互联网法院等单位的三十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活动。工作坊深受师生欢迎,吸引了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澳门大学、广州市社科院和中山大学相关院系的师生旁听,会场座无虚席。

 

工作坊开幕式由中山大学法学院陈颀副教授主持,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地方立法研究》主编黄瑶教授及《地方立法研究》副主编谢进杰教授先后致欢迎辞。黄瑶教授对参会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介绍了《地方立法研究》期刊的发展历程,并预祝作为中山大学法学学科复办4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本次学术工作坊取得圆满成功。谢进杰教授表示学术工作坊会一直秉持开放的学术立场,欢迎不同的学术观点在这里碰撞交流。

 

 

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地方立法研究》主编黄瑶教授致开幕辞

 

 

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地方立法研究》副主编谢进杰老师致欢迎辞

 

 

▲  中山大学法学院陈颀副教授主持开幕式

 

 

▲  “网络法研究的理论与视野学术工作坊合影留念

 

本次工作坊设置了“网络法研究方法论”、“版权与平台”、“隐私与被遗忘权”、“数据与治理”、“人工智能与算法”五场专题讨论,以及“面向过去和未来的网络法研究”圆桌讨论。专家学者的发言与回应使与会听众感到受益匪浅,现场讨论气氛活跃。

 

 

▲  “网络法研究的理论与视野学术工作坊讨论热烈

 第一场专题为“网络法研究方法论”,由中山大学法学院李利讲师主持。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戴昕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杨安卓讲师、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李晟教授分别就“网络法如何超越‘马法’?”、“计算法学与社会编程:从冯诺依曼到卢曼” 、“从互联网法到互联网司法” 为题进行发言。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杨安卓老师还现场画出冯诺依曼的元细胞自动机和卢曼的non trivial machine(非平凡机器),以帮助听众理解两者的相似性。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沈伟伟博士、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胡凌副教授两位评议人对该专题分别进行了评议。

 

▲  第一场专题讨论: 网络法研究方法论

 

 

第二场专题为“版权与平台”,由中山大学法学院蔡伟副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刘晓春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李斯特副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左亦鲁助理教授分别就“版权过滤措施与个人信息保护”、“区块链、版权与密码朋克”、“治理假新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题进行发言。上海大学法学院岳林讲师、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许可助理教授进行评议。

 

▲  第二场专题讨论:版权与平台

        

        第三场专题为“隐私与被遗忘权”,由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张凌寒副教授主持。上海大学法学院岳林讲师、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洪丹娜讲师先后就“隐私的社会生成机制” 、“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的合法性证成”为题进行发言,以及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李婷婷副研究员、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张明羽讲师就合作完成的论文“权利主张与司法态度:信息社会的隐私权实践”进行了发言。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李斯特副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左亦鲁助理教授担任本专题评议人。

 

 

▲  第三场专题讨论: 隐私与被遗忘权 ”

 

    第四场专题为“数据与治理”,由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洪丹娜讲师主持。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贾开讲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许可助理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法学院庆启宸博士、中山大学法学院李晓宇博士分别就“跨境数据流动的全球治理:历史变迁、制度困境与变革路径”、“数据安全法:定位、立场和制度构造”、“再议个人信息的财产保护:从私人物品到公共物品”、“企业数据权益边界界定及其立法模式建构”为题进行发言。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戴昕教授、中国社科院大学法学院刘晓春副教授担任本场评议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外法学》主编王锡锌老师也饶有兴趣地旁听了该场专题。

 

▲  第四场专题讨论: “ 数据与治理  ”

 

    第五场专题为“人工智能与算法”,由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李晟教授主持。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沈伟伟博士、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张凌寒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胡凌副教授分别就“算法透明原则的迷思”、“论不受机器决策的自由”、“平台视角下的人工智能法律责任”为题进行了发言。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贾开讲师、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杨安卓讲师担任本专题评议人。

 

▲  第五场专题讨论: 人工智能与算法 ”

 

12日上午,以“面向过去和未来的网络法研究”为主题的圆桌讨论在中山大学模范村《地方立法研究》编辑部进行,由《地方立法研究》编辑吕万老师主持。在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就网络法的探索方向、学术研究价值、不同于传统学科建制的意义、学术共同体构建、研究范式及转换、文献综述工作、专业背景要求、司法实践、国际化视野、理论与部门法的沟通以及基本教材的编撰等问题进行了立体化、多角度的深度讨论。

 

 

▲  “面向过去和未来的网络法研究圆桌讨论谈笑风生

 

 圆桌讨论在严谨又不失活泼的氛围中结束,本次“网络法研究的理论与视野”学术工作坊也圆满落幕中山大学法学院陈颀副教授闭幕致辞,从三个关键词出发——首先是感谢,感谢领导、编辑部、师友的支持;其次是共识,网络法研究既需要追求一般理论,也需要各位同仁深挖具体研究领域,建构中层理论;最后是推进,本次会议是推进网络法深入研究的一个好开始,今后中大法学院、《地方立法研究》与塞博谈网络法研究小组将与学界同仁一起,推动网络法研究的“再出发” 。

 

▲  “面向过去和未来的网络法研究圆桌讨论受邀嘉宾合影

 

消息来源:《地方立法研究》编辑部